狍子和黄麂是不一样的,二者的区别如下:
狍子:隶属哺乳纲、偶蹄目、鹿科、狍属,一种中小型鹿类,冬毛为均一的灰白色至浅棕色,夏毛呈红赭色,耳朵为黑色,腹毛为白色;
黄麂:一般指赤麂,隶属哺乳纲、偶蹄目、鹿科、麂属,赤麂夏毛为红棕色,冬毛为暗褐色,身体大部分颜色为赤红或赭褐,腹部毛色为灰白色。
狍子的主要特征:
体长约1.2米,重约30千克,有细长颈部及大眼睛,大耳朵。无獠牙,后肢略长于前肢,尾短,雄狍有角,雌狍无角,雄性长角只分三个叉。狍身草黄色,尾根下有白毛,尾巴仅2-3厘米。
狍是一种中小型鹿类,体长0.95-1.35米,肩高0.67-0.78米,尾长只有2-3厘米,体重15-30千克;角短,长度只有23厘米左右,角干直,基部粗糙有皱纹,分枝不多于3杈;雄性略大。
黄麂的主要特征:
黄麂,一般指赤麂,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,体长约1米,尾长约17-21厘米,体重约25-30千克。
雄性黄麂具长而向后内弯曲的两叉角,角柄长度居麂类之冠。上颌有粗长向下的犬齿。额腺比较显著,但泪窝较其它种类的鹿小。额部无明显簇毛。
雄兽有角,单叉型,角短且直向后伸展,角基长、角尖向内弯,二尖相对。雌兽无角,但其额顶与雄兽生角相应部位微有突起,生有特殊成束的黑毛,如同角茸。